方志良 的文章
责任约束力≠责任约束力思维≠消极思维(通俗版)责任约束力≠责任约束力思维≠消极思维
一、责任约束力是什么?
广义责任定义:责任本质上是人的一切社会行动在社会关系中的评价总和。
在这个定义中,社会行动建立在人类为实现各种动机与需要而产生的驱动力之上,而社会关系则是对人类社会行动进行各种责任评价的依据,形成责任约束力基本条件。
具体来说,法律、制度、道德、习俗或宗教等这些社会关系都是责任约束力的具体形态,而生理、安全、工作、赚钱、买房、情感、梦想等动机和需要则是责任驱动力的具体形态。
责任约束力是责任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之一,构成了社会行动的评价依据,人类社会之所以形成,与责任约束力的建立有着直接关系。
二、责任约束力思维又是什么意思?
以“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为例来说明:
有的人给老人让座时大脑中首先想到的是尊老爱幼的道德文化传统的约束力量,这种责任思维属于约束力思维;
而有的人让座是考虑到老人的身体健康需要,老人长久站立会很累,是一种心疼老人的情感驱动,此时他们大脑中没有闪过一丝道德条文或怕他人指指点点的约束力念头,这种责任思维属于驱动力思维。
做任何事情,大脑总是习惯首先考虑制度规则、道德文化等责任约束力量,我们称之为责任约束力思维,口头禅通常为“这是制度规定的”、“这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等;
反之,做任何事情时大脑总是习惯首先考虑要满足他人或自己某方面的需求等责任驱动力量,我们称之为责任驱动力思维,口头禅通常为“为了实现目标”、“为了实现梦想”、“为了不辜负某人的期望”、“为了……”。
责任约束力≠责任约束力思维。责任约束力是责任约束力思维产生的前提条件,但两者却是两回事。
三、责任约束力思维就是消极思维吗?
当一个人想做坏事时,如果他的大脑里能跳出责任约束力思维,就能很大程度上降低坏行为实施概率,此时约束力思维发挥着积极作用;
当一个人要做好事时,如果他的大脑里跳出责任约束力思维,他的行为就会很别扭,就像被迫无奈去做一样,身体做了,表情和内心的想法却可能是冷漠消极的,此时约束力思维在人身上的外在表现就是消极、悲观、被动、没耐心。
还拿公交车让座的例子来看,驱动力思维的人让座会很开心,因为他认为自己满足了老人当下需要座位休息的需求,心里产生一种帮助他人的价值感;约束力思维的人也会让座,但心里可能会这样想:“现在的老人为什么偏偏要做上下班高峰期跟年轻人抢座位?我上了一天班也很累的,要不是整个社会宣扬的尊老爱幼文化,我才不会让座!”此时他的表情会很冰冷、没有耐心。
因此,责任约束力思维≠消极思维。
一句话:责任约束力思维是人在做一件事情时考虑到制度、规则、道德、文化、习俗等对人们社会行为的约束力量,但这不代表人就一定是消极悲观负面的责任思维,也可能是正面的积极的。消极、悲观、负面只是责任约束力思维可能产生的结果之一。
比如,高考前父母不让孩子玩游戏,把游戏设备藏起来,采用的就是约束力思维,但不代表是负面、消极、悲观的思维,他们只是为了建立对社会行为限制性的制度规则措施,以保障某种行为或目标的实现。
再举个例子,国家制定酒驾专项法规,这部交通法规就是正式的对驾驶员的责任约束力,约束驾驶员酒后驾驶的行为。从驱动力角度看,驾驶员开车不喝酒也可能是来自自身安全与家庭亲情的驱动,这就是开车不喝酒的动机。
我们不能说建立酒驾制度、开车不喝酒是因为想到交规就是消极、悲观、负面的思维,只能说:一个司机又要开车、又想喝酒、同时又无端抱怨交通规则的时候产生了消极抵抗情绪,这才是负面责任思维。
建立制度体系、道德规范一定会考虑它们的约束力,大部分人面对制度和道德会用约束力思维很好地遵守和执行,但侥幸者、对抗者与反社会关系者却可能会产生消极、悲观或负面的责任抱怨思维。故而责任约束力思维不能完全等同于消极的、悲观的或负面的责任思维。
责任约束力思维的人容易找到借口,产生消极、负面、悲观情绪,责任约束力思维是消极、悲观、负面情绪的因,两者却不是一回事。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制度都是依靠责任约束力思维建立起来的体系,而让他人去遵守却可以采用责任驱动力思维的做法,理解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是管理者。
我们需要用心体会,方能彻底理解责任约束力思维与消极、抵抗的责任思维的区别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