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对话中,“苗”隐喻4R4P学员朱春苗,“杜”隐喻4R4P学员阿杜,“方”隐喻4R4P创始人方志良老师。】
苗:同事说,小朋友在幼儿园经常挠人,求大神分析(原因)。
方:你问他,别的小朋友挠她儿子她会如何教。
苗:挠回去。关键她家是个姑娘,现在姑娘都厉害着呢!暴力怎么解决?也没有大人教,怎么学的?
杜:和大人学的。
苗:应该没有。有没有可能跟别人学的,结果那孩子没有挠过他?
杜:有可能,小孩的模仿能力很强,看电视都可能学到。
方:孩子这种行为没有认知,就出现了情感与习惯的问题。挠人这种行为在家被父母视为个体行为而不是社会行为,家长既没有在认知上对孩子进行(-1,0)的概念解释,也没有在情感、习惯上进行(-1,0)的纠偏。
杜:学习了,老师,原来4R4P是可以用在青少年教育的!
苗:这样就明白了,比如在家也会摔东西,发脾气。
方:4R4P不是学会的,而是用会的!下次课程专门讲R1Ds与R1-eq!
杜:这么说我姑娘也有这种苗头了,还是得带在身边教养。
苗:小孩子发脾气,扔东西,大哭大闹,怎么办?
方:孩子童年时应该保持“70%个体行为+30%社会行为=1”的状态,保留一些个人责任性格天性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让孩子在自己的认知世界里去真实体验“什么是社会”也很有必要。切记不要拔苗助长,否则会令孩子失去认知世界、(与人的)情感交流、纠正行为倾向的机能!家长应适度引导,不必着急!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很自然地学习和模仿,个体行为慢慢向社会行为转化,其个体行为比例会逐步降低,社会行为比例将逐步上升,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父母表现出很多不良的个体行为,比如吵架、埋怨、插队等,就会影响孩子对社会行为的认知,孩子会认为这些行为是合理的,对孩子社会行为的转化是一个错误的引导。这是儿童发展心理学重要的研究课题。
苗:我要把这几段话好好琢磨。就像我的学生犯了错误,如果不是自己认识到这么做不对,仅仅表现为在制度或者老师家长的威严之下被迫承认,那么很可能的表现是下一次还会再犯,就算不是同一个错误,也是同一类,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引导学生往积极向上的方向去发展。
方:溺爱与呵护——责任特征值(-1,0)本就是一个孩子在家与在社会的天然屏障,溺爱与呵护就是无法区分(-1,0,+1)的责任环境转换导致的。宽容是美德,容忍是不道德,溺爱是把孩子个体行为放大,呵护是让孩子个体行为进行适度的规戒,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规则。体验不到责任特征值(-1,0,+1),就无法在认知上重视孩子的行为。
小编小结:
对可爱的孩子们的教育要保持两个度。第一,顺应孩子个体行为的天性,保持其70%的合理比例,不必过度纠正;第二,孩子从小到大就是一个逐步社会化的过程,其社会性将越来越浓,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很有必要适当引导孩子发出合理的社会行为,保持其30%的合理比例!而这30%的引导将会影响孩子自小对(-1,0,+1)的认知,让孩子懂得在环境转换的情况下自己的行为该如何转换。最重要的是,恰恰是这30%的引导直接影响着孩子未来的责任情商!
可爱孩子行为的绝佳比例: 70%天真活泼+30%懂事友善=1
方老师理论补充:
孩子的个体行动向社会行动转化过程的责任动力有很多因素,责任的物理对象是一个极其关键的中介载体。合理的物理益智玩具、环境与设施本身就是触发孩子责任思维认知的外驱动力触媒。
孩子的责任特征值集合{0,N,+1,C}的培养是有路径选择性的。小时候家里来客人,父母总是强迫我们叫人,某种意义就是培养我们的义务责任高阶(+1)增值责任意识,长大一点开始介入各种家务,也是培养我们的角色责任高阶(0)值的真值,自从读书后父母开始社会性的遗传基因突变,把孩子的能力责任高阶(N)值看成几乎唯一性,所谓的学而优则仕,演而优则导,就是把我们的责任N值效用无穷放大化。
于是乎,“你看隔壁的谁谁学习多好,读书多认真,考试又是第一…”父母各种比较性的语言就潜移默化地扼杀了孩子本该有的{0,+1,C}的责任动力天然适应性与责任价值倾向,最终会把所有精力强迫对付N值,各种压力与负荷让孩子失去本有的个体行为天性,更无法再拥有天真、纯真与梦想,最终变得偏执与世故、只有N值!
孩子、员工都一样,都是个体行动集合(自己私密、个性化、好的、不好的)+社会行动集合(社会、组织、集体、人际交往)=1,前者构成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模式,后者反应个体对社会的规则适应性以及精力分配,后者形式与内容(倘若能适应个人的生活)越多越社会化,个体行动的个性化就越容易得到修正。孩子的个体行动的修正是通过认知实践获得的,犹如一张白纸一边画一边改,如果父母想通过说教改变孩子,那就等同复印一副蒙娜丽莎,最终得出是复制品而非艺术品!
员工如何融入企业制度与文化需要企业创造员工从个体行为组织行为的环境转换的氛围。一个孩子在家随便扔垃圾不代表他会在公共场合乱扔垃圾,这侧面反映了孩子已经意识到了什么是个体行为与社会行为,孩子责任思维不用理论,靠的是公共场合的物理对象--垃圾桶的好奇,这个垃圾桶触发孩子的社会行为的好奇心与兴趣的,这种天然的责任意识是通过环境作为调节变量而成的!
2015.10.10晚23:31